智库科研成果
【经济日报】胡金焱:校地融合正当其时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21日 07:35   作者:   点击:[]

《经济日报》(2022年7月20日08版 调查)

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把实施高等教育校地融合发展作为战略选择。从全球教育与城市发展关系看,城市的崛起无不与高等教育的兴盛相伴随。高等教育校地融合发展符合教育和城市发展规律,也符合当下青岛城市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实际,可谓正当其时。

高等教育是吸纳人才的“蓄水池”。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青岛市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需要强有力的人才支撑。高校是面向全球吸纳揽储人才的蓄水池,是城市招才引智的桥头堡,是高层次人才的聚集地。青岛市拥有29所高校和一大批国字号创新平台,对引进顶尖高端人才和团队,加快构筑青岛人才高地具有战略意义。

高等教育是输送人才的“主阵地”。高校具有培养输出人才的重要功能,是城市人才造血的主要源泉,与所在城市是相互赋能、相互成就的依存关系。城市长远发展必须通过高校人才培养输出形成沉淀效应,高校是其长期可持续的人才供给保障源、主渠道。青岛高校每年有半数以上毕业生留青就业创业发展,这是城市发展的人才“基本盘”和最大红利,同时也是青岛面向全国招引优秀大学毕业生的主阵地。

高等教育是科技成果的“转化地”。高校汇聚大批领军人才与高层次团队,拥有众多国家级省级科研平台,是高质量基础研究、科技创新的策源地,更是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科研成果的转化地。29所青岛高校学科门类齐全、人才团队和科研优势集聚,可与青岛优势产业链精准对接,聚焦产业发展技术堵点,联合协同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现代产业升级。

高等教育是服务社会的“供给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合作是高校的五大基本职能,这决定了高校是支撑和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要素“供给侧”。服务社会既是高校的职责使命所在,也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

以青岛大学为例,在办学实践中,学校坚持立足青岛、融入青岛、服务青岛,在服务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中求发展,在国家“双一流”建设中求突破,充分发挥文理工医师等综合优势,全面服务青岛城市发展,如依托医学医疗资源优势,积极服务青岛人民健康福祉;依托师范教育优势,积极服务青岛基础教育;依托专家智库优势,积极为城市发展建言献策等,全面助力青岛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作者系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青岛大学基地研究员、青岛大学党委书记)

来源:经济日报 http://paper.ce.cn/pc/content/202207/20/content_257836.html



上一条:【大众日报】胡金焱:在全面求强中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下一条:【光明日报】胡金焱: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