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告
【齐鲁网】胡金焱:要依托金融来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和新的产业形成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30日 20:38   作者:建文   点击:[]


胡金焱_副本

  山东大学副校长 经济学博士 博士生导师 胡金焱(曹晗 摄)

人_副本

山东师范大学社会科学教育学院德育教研室主任 硕士生导师 任者春(曹晗 摄)

观众_副本

现场观众认真聆听专家讲座(曹晗 摄)

        齐鲁网济南6月28日济南讯(记者 曹晗)27日上午,齐鲁大讲坛“齐鲁文化视角看四个全面”系列讲座之“新一轮改革开放”在威海荣成开讲,山东大学副校长胡金焱做客齐鲁大讲坛,以《从经济到金融——中国改革的逻辑》为主题,向公众详解中国改革背后的逻辑关系。本期讲座由山东师范大学社会科学教育学院德育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任者春教授主持。(理响中国微信公众号 sdlilun) 

        在胡金焱看来,中国的改革,从1978年开始,是自下而上的倒逼式改革,是“逼上梁山”的改革,而非自上而下的。这一轮改革的核心很简单,人要吃饭,人要活下去,所以此次改革是从解决贫困、解决温饱开始的。从经济学上来讲,就是要把产值做大、增长GDP。只有经济总量做大,才能真正解决温饱,摆脱贫困。

        胡金焱认为,解决GDP经济总量的三驾马车,是投资、消费、出口。而投资、消费、出口,被称作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拉动。由于把这三个加在一块,所以我们可以把那一轮的改革叫需求侧改革。中国的改革是从需求侧推动的,目的是解决GDP增长的问题,把“蛋糕”做大从而让大家的生活好起来。

        需求侧改革始终引领着中国改革的方向,也使得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是我们过去改革的经验,应当充分肯定。但是追溯一下这个快速增长的30年,此种模式是否还可以继续?这个巨大成果背后的支撑因素是什么?这些支撑因素能否支撑未来的持续增长?

        胡金焱说,这个巨大成果背后的支撑因素有四条:第一,在全球的价值链、产业链的调整当中,发达国家正把中低端制造业往发展中国家传送,正好遇到中国那一轮的改革开放,承接了全球这个产业的中低端,所以中国成为全世界的大工厂,成为全球的中低端制造业的基地。但对中国那一轮改革是有好处的,我们得到了机会,抓住了机会,为我们飞跃创造了条件。中低端制造业落户中国,因为面向全世界生产,所以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增长,总量迅速做大。

        第二,由于我们缺资金、缺技术、缺管理、缺人才、缺资源,需要世界的市场。那么为了使全球的资本、技术、管理、资源、市场能够在中国聚集,所以我们以各种各样的优惠政策来吸引,从最早的三资企业,到设立自由贸易园区、保税区、经济特区等各种各样的优惠政策同时推进,吸引大家来到中国,带动中国经济的增长。

        第三,以这种方式来发展,我们就需要牺牲很多东西,最大的牺牲就是我们的生态环境。到2000年以后,我们陆陆续续发现,这种掠夺性、破坏性增长,给我们带来了自食其果的灾难。例如瓦斯爆炸、煤窑塌陷、雾霾、漂流猪、禽流感等,这些年来我们所承担的代价,一切都与我们一味的追求经济增长有关系。

        第四,由于利用了中国便宜的、廉价的劳动力,利用了中国人口还没有进入老龄化人口时期的人口红利,所以我们就成了世界的打工仔,为全世界干活。

        到2020年,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前我们已经解决局部小康,正在奔向全面小康,在这种情况下,大家需要的不是吃饱而是吃好,并非出于生存的需求所以没有必要这样继续走下去,而且再这样走下去就是死路一条,必须悬崖勒马。

        那么我们新的改革逻辑又是什么?接下来我们该如何往下走?在胡金焱看来,经济新常态最朴素的意思就是把我们中国的经济,由过去超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放慢脚步。把我们过去的发展模式调整,转入一个新的阶段。但新的阶段、新的模式、新的产业业态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所以不可能保持过去那么高的速度,那么把速度降下来的目的是把结构调上去。这个结构调上去,则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实现。

        这样一来各地政府压力减轻,不会以经济增长速度来考量地方政府,相反是结构调整要改变,考量的模式发生了变化,指标也发生了变化。那么在新常态下要做什么呢?胡金焱谈到,第一,产业必须由中低端迈向中高端;第二,发展的方式要从过去粗放的、外延的发展向集约的、内涵的发展;第三,发展的动能要转换,投资这种过去传统的模式不行了,所以需要通过动能转换来解决,传统动能停下来,新的动能就要依靠创新驱动。通过创新驱动战略,来激发新的增长活力,产生新的业态、新的模式、新的方式,所以要通过技术进步,来带动新的产业的形成。这个新产业我们要引跑、领跑,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设计中国标准。所以在未来的竞争中,我们要弯道超车,换道超车,想办法走到前面去,改变过去的方式,这将是一个宏大、伟大的国家战略。

        在中国的改革当中,胡金焱总结认为,从需求侧改革走向供给侧改革,是一个必然的历史逻辑,在这个改革当中,我们一定要依托金融来支持实体经济转型,依托金融来支持新的产业形成,并支持创新驱动。所以当前的重要任务,是金融要走出脱实向虚,要转向服务实体经济。所以这就需要各个地方的金融改革创新来予以配合,尽管在改革、创新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风险问题,但是这条路必须还要往前走。只有这样,我们未来的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包括我们山东正在实施的新旧动能转换工程,它才能找到金融的支撑。否则依靠我们传统的方式、传统的模式,是难以实现的。所以金融也面临一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如何支持中国经济模式的转换和战略的转型。


嘉宾简介:

胡金焱,男,汉族,1966年9月出生,安徽太湖人,中共党员,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9月入山东大学经济系学习,先后获得经济学学士、经济学硕士学位。1991年7月毕业留校任教,先后被聘为副教授、教授。2001年5月任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2002年6月获山东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2008年1月任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常务副院长,2012年5月任山东大学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2014年7月任山东大学本科生院院长,2015年7月任山东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文、图/曹晗  来自:齐鲁网】


上一条:【济南日报】胡金焱:加快产业金融中心建设助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 ——“泉城干部大学堂”讲座纪实 下一条:【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在线直播】胡金焱:从经济到金融——中国改革的逻辑

关闭